
許小令在全運會女子跳遠比賽中
第十二屆全運會女子跳遠決賽,一個瘦高的姑娘以6.48米的成績獲得冠軍后,跑到觀眾看臺前對著教練連磕三個響頭,這一幕定格在每個觀眾的記憶中。這個奪得金牌不忘師恩的姑娘就是21歲的我省田徑小將許小令。
9月23日上午,在河南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的宿舍樓下,記者遇到了正在傳達室取網(wǎng)購圖書的許小令。正在休假的她仍是一身運動裝,僅比賽場上多了一副眼鏡,平添了幾分文靜。
小令的宿舍是個兩人間,與同鄉(xiāng)師妹各居一側(cè),各一張床、一張書桌,無電腦、無電視。“這樣更便于我們集中精力訓練、學習。”許小令說。在她的書架上,并排放著一排筆記本,都是許小令近幾年訓練日記、感恩日記、手抄歌詞本、詩歌本等。
翻看許小令的訓練日記,很快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女孩兒對訓練的認真。每天她都會記錄自己的訓練項目、運動量??此某煽兣c訓練,不難體會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的含義,有時一個斜坡小踝跳就要進行120個。在“訓練體會”中,不僅有文字注解,她還會配上自己畫的分解圖,并點評訓練感受。
“不在硝煙的戰(zhàn)場,但我們久經(jīng)沙場。”許小令說,“我們每天都要面對方方正正的沙池一次次跳躍,助跑、起跳、騰空、落地,短短4秒就決定了我們的成績。所以我對自己說要更加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,每一次起跳。”
除訓練日記外,許小令還有一本“感恩日記”。每天寫完訓練日記后,她都會在小小的巴掌大的本子上寫上需要感謝的人、事兒:“感謝孟隊醫(yī)為我理療”、“感謝黑龍江隊員及教練對我們的友好”、“感謝司機師傅每天接送我們吃飯、訓練”……
“我來自商丘夏邑縣一個農(nóng)民家庭,有4個姐姐,1個弟弟。12歲時,我被縣體校老師選中去了縣體校。學校離家很遠,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。那時才上初一,我已經(jīng)獨立生活,每天早上5點起床訓練,慶幸遇到現(xiàn)任教練彭曉東,對待我像自己孩子一樣哄著、寵著,逐漸培養(yǎng)我的興趣。彭教練讓我吃、住在他家。整整9年,我們已不是師徒,更像父女。”許小令說。
2007年,許小令和彭曉東一同被招進省隊。在系統(tǒng)的訓練下,第二年許小令就在全國冠軍賽上奪得了第一名。2011年,許小令跟腱受傷,走路都疼,別說運動了,那一年是她最無助迷茫的一年。她的體育潛力被質(zhì)疑,作為一名縣體校的教練,彭曉東也承受著各方壓力。“教練和團隊沒有放棄我,帶我四處尋醫(yī)。能有今天的成績,需要感謝每個在身邊默默支持我的人。”許小令說。
2012年許小令收獲很多,拿到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、田徑錦標賽的跳遠冠軍。她說:“在體育道路上,我已匆匆走過9年。我的夢想很大,但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訓練,腳踏實地去實現(xiàn)人生的夢想。”